网络空间的兴衰
时间的衰落·空间的崛起
传统的音频与视频是线性的,这在磁带与录像带中表现最为明显。音频与视频只能按顺序播放,倒带与快进也只能按照顺序进行,不能随机读取。
现代音频视频播放器提供了进度条操作的接口,可以在时间轴上选取播放时间,有了一定随机读取的功能。但大体上音频与视频仍然是线性媒体,它只有按照时间顺序播放时才能提供意义,计算机提供的操作接口只是让人可以选择播放起点。音频视频中各帧内容只有时间关系,没有其他联系。
而文字不同。原始的文字同样是线性媒体,需要按照顺序阅读才能获取意义。但朴素的书已经比朴素的录音带有更先进的结构,用户可以根据页码或自己对书厚度的感知直接翻到想看的页面,而录音带必须按照顺序快进快退到指定位置。
人们在阅读文字时,常常快速扫描文字,找到感兴趣的部分再按照顺序细致阅读,这也达到了随机访问的效果。而音频与视频不能快速扫描,只能依然按照时间顺序快进或快退,来搜寻想要的内容,有较强的线性。
在互联网中,文字进化为超文本,任意规模的文字都可以变身为超链接,指向另一个网页。网站之间是平等的,他们没有时间顺序关系,也不需要网站之间的时间顺序关系来表述意义。
传统上,叙事总是要完成一个目的,叙事是修辞学(rhetoric)的艺术,它总是希望能给读者提供某件事物、某种想法、某个概念、某些道德训诫。经典叙事总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我们听故事,一面讨厌剧透的人,一面又总是想问“后来呢?”在空间叙事中,我们则没有这种感触,自己东张西望到处看一遍便可。文学、电影都有这样的时空特性。
万维网不依赖传统的叙事,它不说服谁,没有时间顺序,不主动提供意义,它本身的呈现就是意义,互联网漫游者可以在这个互联网世界任意漫游,各自体验到不同的意义。
万维网由链接串结,都可以通过网址链接访问。互联网没有时间线性。不同的人在万维网世界随着链接漫游,是为网络冲浪(surfing the net),或者网络漫游(cyberflâneur),构成早期互联网的浪漫意象。链接宛如传送门,引导游客从一个世界穿梭到另一个世界。游客探索互联网的历程构成了互联网对游客本人的意义,这种漫游/冲浪是空间的,从用词就可以看出来。早期的互联网浏览器(browser)命名也能体现后现代的空间思潮,微软的 Internet Explorer 是“互联网探索者”,网景的 Navigator 是“领航员”,苹果的 Safari 是“野外旅行”,都明确指向空间穿梭的意思。用户通过超链接在一个又一个空间之间穿梭。每个空间都有自己的叙事,都讲自己的故事,产生自己的意义。但是这些意义不是互联网的意义,就如同北京上海一城一市的意义不是世界的意义。古时候交通不便,旅行艰难,人一生一世难以体会世界空间的广大,只能数着时间过日子,看不到广阔空间的意义。信息空间亦如是,在互联网之前,广阔的信息、知识对人是不可见的,人只能从有限的书报、广播电视频道、人际交往中获得信息。在互联网之前,信息编制得最发达之处可能是图书馆。图书馆的信息等级森严,秩序井然。书本与类目构成树形结构,每两本书之间只有一条路径可连通[7],信息之间丰富的关系仍然没有展开。我曾在清华大学图书馆检索信息论专著,然而却发现这些偏数学物理计算机的书都在文科图书馆,原因大致是信息论下属于信息传播,于是被归到了人文科学。在图书馆的树形秩序中,每本书分且仅分在一类之下,有些旧知识交叉得到的新信息,就无法合理安放。每项信息只与所属和下属的信息相连,很多信息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包括进来。
直到超链接面世,人类拥有了表达信息关联的工具。在互联网中,空间结构由链接塑造,而空间中的每一个结点、每一个世界都可以是传统的样子。在每一个空间中,空间的主人都可以用文字、音频、视频讲述这个世界的故事。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创建自己的空间,再把这个空间和网络的其他部分连接起来。互联网整体给人类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空间世界,让人们第一次有机会在信息海洋中漫游、冲浪。互联网本身不需要按照时间顺序理解,互联网本身也不讲故事。人们需要的只是从一个空间跳转到另一个空间,寻找链接传送门,各处穿梭,体验世界。链接,是互联网最重要的特征,它突破了文字、音频、视频依附于时间、仰赖于叙事的局限,给了消费者很多对信息的消费自由,提供了目前最丰富的信息结构。
19 世纪至 20 世纪,文学出现空间化的浪潮,小说不再讲故事,而是会注重空间叙事。这可能与人类实际生活的变化有关,交通与通信的发展让人类从大航海到外太空探索不断,而且能即时沟通,很少感受时间与等待。同样的思潮也在 20 世纪蔓延到了其他方面,例如戏剧。1980 年代,批评家们认为空间化是现代性的一项核心特征。所谓空间化,就是让空间居于时间之上、抹平历史时间、拒绝宏大叙事。万维网正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诞生。与传统的文本、音频、视频相比,万维网颠覆了时空在媒体中的关系。在文本、音频、视频中,空间是依附于时间的;而在万维网中,时间依附于空间。
空间的生产·空间的碎片
原始万维网的野性世界不适合普通人。探索是费力的,探险家是少数,能在新空间建造城市的探险家更是少数。早期万维网拥有最扁平宽阔的结构,但只有少数人可以一窥门径。后来,人们在互联网空间建造了很多基础设施,与人方便。首先是生产工具。早年的互联网居民如果想建造新居,需要自己购买服务器、配置邮件服务、写后端逻辑、写前端页面,从一砖一瓦码起。但后来就有厂商开始提供毛坯房,只需用户装修即可,其中不得不提的便是 GeoCities。
GeoCities,字面意思“地理城市”,单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浓重的空间意味。它诞生于 1994 年,与同样名称饱含空间感的 IE 浏览器几乎同岁。GeoCities 是一家网页寄存服务公司,用户可以把自己制作好的网页上传到 GeoCities,无需打理网络服务的种种,便可以让自己制作的网站上线。我们中小学微机课讲制作网页的时候,往往会提到“购买空间,把网页上传到空间”这一步骤,GeoCities 也就是这种空间商,至今网络上仍然有很多贩卖空间的服务公司。
GeoCities 后来由雅虎收购,中文称作“雅虎地球村”。GeoCities 曾经用不同的服务器服务不同的分站/子版,每个分站都以真实地名命名。例如,所有与计算机相关的站点都放在“硅谷”分站上,所有和电影有关的站点都放在“好莱坞”分站上。其命名与划分表现出很强的空间性,让人真产生漫游、旅行的印象。每个分站内的具体站点如前文所述,都是万维网用户自己制作的,所以风貌不同,就如同一条街上每家店铺装帧有别。
后来生产工具越来越多,出现了简装和精装房,连制作网页的装修功夫也省掉,用户可以直接填充内容。是为博客、轻博客之类。到了这一步,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在万维网上建立自己的小世界,供人浏览。2005 年以后,QQ 空间成为中国非常流行的博客工具,很多人都在 QQ 空间上经营着自己的一方天地。腾讯也把这项业务的名字换做 QQ“空间”,正是网络空间的写照。
到了博客这一步,万维网的空间世界已经蔚为大观,但网络时空的演化仍并未到此结束。
经营博客空间对普通人来说,还是太难。即便能写博客的人已经比能制作网页的人多了很多,但写作仍是件麻烦事,而且看文章也是件麻烦事。在万维网这个世界里,人类后来又发明了更多效率工具打理这些个人空间,把读写都简化了很多。这便是社交网络:Facebook、微博、推特等等。
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社交网络的种种端倪,在博客时代、甚至网页寄存空间时代,就已有显现。例如,QQ 空间已然有了社交网络的影子,用户可以控制个人空间的访问权限,有社交关系,可以发说说。在 QQ 空间完成博客任务的同时,已经是相当完备的社交网络,推出时间与美国的 Facebook 也只差一年。类似的,新浪微博也是从新浪博客参考推特发展而来,从名称上就能看出其发展轨迹。
在社交网络中,空间主人不再需要撰写长篇大论,也无需整理文章格式,只要随手发送拍摄的照片,就可以维护自己的空间世界。平台进一步接管了顾客的工作。从网页托管空间,到博客空间,再到社交网络空间,大公司为普通用户代劳的事越来越多,普通用户需要做的事越来越少。每个人的空间也越来越像,个性越来越不足,但是效率却大大提升了。现实的街区也一样。最早的街区由居民自发经营,各商铺各自打造,店主人可发挥自由,不过街区缺乏规划。但缺乏规划的街区视觉混乱,顾客要费力才能辨别店铺的功能;建筑参差不齐,交通也容易堵塞;店铺的位置关系也未必合理,不能消化更多客流。如果街区能够有所规划,则顾客店主都得方便,各自省力获利。但这时店铺主人能自由作主的区域便小了,很可能外部面貌与建筑格局都已固定,只能在内饰上做文章。顾客看到的也容易是整齐划一的建筑,可供探索的内容少了很多。城市的商业中心看起来都差不多,正是街区工业发达的体现。为效率和商业牺牲自由与艺术,是物理街区和网络街区共同经历的过程。
我不认为这一过程是负面的。起先,人们需要完整地搭建、发布网站,只有很少的人能做到;后来,人们只需要制作页面,剩下的工作由网页托管空间代办,但仍有制作网页的门槛;再后,博客出现,人们连页面都不用做,只需填写文字、链接,购买皮肤,几乎人人都可以操作。到这里,效率设施日臻完善,但博客站点一眼望去长得都差不多,多样的美感顿失,一如城市商业中心的相似。博客的广告也有很多为平台方包揽,一如成熟街区的商业广告。在牺牲个性的前提下,参观与创造网络空间的门槛低了,空间创作者和游客共同得利,互联网从少数人扩张到全人类,泽被环球。
在博客之后,网络科技仍能发展出更自动的效率工具,让无法维护博客的人也能制造自己的空间。这种空间非常小,网络平台商几乎代理建造了空间的全部内容,只剩下一块狭小的碎片供制作者填充。游客也无需适应每一个网站的新环境,他们只要呆在平台里,看每个柜台呈现出的小小空间即可,无需学习各自网站独特的艺术风格、交互方式,减少了接触内容的难度和自己的学习成本。
这样登峰造极的碎片空间,部分造就了社交网络。我们日常经常提到社交网络的内容碎片化,即是如此。
空间的消费·空间的秩序
在社交网络之前,互联网有两条独立的发展轨迹。
第一条是前文详细叙述的万维网空间世界。在这一条轨迹中,互联网尝试实现广播媒体的功能,其内容是开放共享广播的,所有人都可以访问。而广播设施的日趋完善使得任意一个人都可以开设自己的专栏、书刊。在视频共享网站和直播网站兴起后,事实上每一个个人都可以创办自己的电视台。这一部分主要由万维网构成,万维网形成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世界。
在另一条轨迹中,互联网尝试实现通信工具的功能,它如同书信电报,是私密的,连接具体的两个人或是一组人。最早的互联网通信设施是电子邮件;后来发展出了即时通信工具,例如 QQ;再后发展处移动通信工具,如微信,几乎已经取代了电话与短信的通信功能。这些设施基本不属于万维网,甚至有时依赖与商业公司的私有协议,它们构成了人们通讯的信息专线。
网络空间有增强真人社交互动的需求,通讯工具也有提高内容消费的需求,两条轨迹相交,形成社交网络。
前文提到,万维网原始的空间世界不仅建设难度高,而且探索、消费难度也很高。人们在不断完善生产工具,让空间建设变简单之外,还在不断完善探索工具,给探索者们提供便捷的交通工具,让用户可以方便地在空间世界中找到自己想要的那个空间。
首先出现的是目录索引。杨致远于 1994 年创办了雅虎,用户可以在雅虎上根据类别索引逐步寻找目标网页。这个时候网络世界就出现了一个类似于图书馆系统的树形秩序,它与互联网本身的扁平结构共同存在。由于网络上的内容越来越多而按照类别索引寻找网站非常麻烦,雅虎又自然地添加了搜索功能。用户键入想找的关键词,再搜索,就可以看到目标网页。这时又出现了搜索入口秩序。此时,典型的互联网门户形态已经成型。在 21 世纪新型搜索引擎崛起之前,雅虎、新浪、搜狐这样提供搜索与分类索引的门户网站掌握了互联网入口,形成了互联网的权力中心。用户想冲浪、探索的时候,他们仍然可以沿着链接浏览每个空间;但当他们需要效率,需要完成功利的任务时,他们多了门户这个选择。
随着万维网规模的迅速扩大,人工编制索引变得越来越难。而与此同时,自动抓取网页且拥有优良排序算法的新型搜索引擎的性能越来越好,人们不再需要费力通过分类索引一层一层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如同今日之图书馆,我想大家找书也是通过图书馆的搜索引擎来找,不大可能是按照类目一层层寻下去。这时候,搜索引擎就变成了互联网网的主要入口,它成为互联网世界的新权力中心。
索引、搜索,都是万维网的交通工具,它让用户可以快速抵达目的地。如果说分层索引是路标链条,那搜索引擎就是直达特快。同时,交通枢纽和交通线意味着权力。现实中交通枢纽和交通线往往繁华,万维网也一样,万维网的交通设施往往是世界上市值最大的公司,他们的首页就是万维网交通枢纽。普通网站都希望能获得更多的搜索引擎流量,搜索引擎或网站索引如果屏蔽了某个网站,就如同交通线不在某城市经停,会对网站/城市产生立竿见影的不利影响。他们握有这个空间世界的权力,空间世界逐渐产生了自己的秩序。
与此同时,生产工具的发展使得在万维网建造空间的门槛越来越低,用户生产内容(UGC)越来越多。早先,万维网的秩序只要能覆盖到商业组织和社会组织,呈现出机构发布的信息,基本就能满足需求。但现在,大量的内容是海量单一的人生产的,人希望自己发表的内容能够被朋友看到,希望能和朋友就自己的空间发生互动。因此,新的秩序需求出现,人们希望能够根据社交信息浏览空间、发表内容。
很多博客已经有了一些交互与社交的功能,社交网络在博客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真人之间的联系。博客提供的空间规模对社交而言仍然太大,而真正的日常社交大多通过你一句我一句的对话完成,很少是你说一大篇我说一大篇。早年相距遥远的人们通过书信沟通,写成长篇大论,是迫不得已,通信不易,怎么写都还不够。在电话、短信、互联网之后,人们才得以体验与线下社交体验更相似的超距社交,而微博、短句的表达方式则很接近人们通信社交的现实。
社交是通信工具天生的功能,而社交是需要消费内容的。大家聊天,总得有个谈资。所以通信工具尝试引入空间世界的公开信息理所当然。除了资讯以外,社交也可以通过娱乐消费完成。这种消费可以是线上的,例如游戏;也可以是线下的,例如吃饭。它们都可以由用户在通信工具发起。手机本来就是通信工具,通信软件是手机的原住民。到了智能手机时代,通信软件的功能大幅增强,手机的地位也大幅提高,通信软件迎来了接入资讯与娱乐的机遇。万维网空间进入通信工具,从另一个角度塑造了社交网络。
时间的回归·时空的交错 让我们回忆电视的结构。电视有很多频道,每一个频道都在播放按照时间秩序叙事的视频节目。再对比现在的手机,手机的每个应用就是一个频道,打开每一个频道,都有一道按照时间顺序呈现的瀑布流。在空间打碎之后,时间作为组合这些碎片的方式,以时间轴的身份重新归来。用户不需要付出探索空间的努力,只要打开频道,信息就按照顺序自动呈现,而信息流仍然由一个个空间碎片组成,同时用户还可以通过点击方便地进入每一个账号的个人空间,每一个个人空间或具体的碎片空间里,内容往往还是按照时间顺序呈现。例如,中国足球队在微博于 2013 年在微博上发过一条“对不起”的微博,点开这条微博,其评论直至今日仍然活跃,这些评论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整理开来就是中国足球三年的输球史,呈现出旧媒体无法展示的历史感。
时间和空间以新的方式结合,时间给了用户一条探索空间的线索。决策是需要付出精力和意志的,在空间变小变碎之后,每个空间很快就能阅览完,所以人们不得不需要频繁地决定下一站旅程去哪里。时间轴代劳了这一切,让用户无需消耗意志和精力就能滑动到下一条。
由于空间碎片的规模很小,单一的空间功能有限,空间碎片必须串联在一起才能呈现意义。试想,如果有一个手机应用,打开之后只能显示一条状态或是一条视频,那么它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大规模或富意义的单一空间做成应用才有意义,例如游戏应用、故宫推出的诸多文物应用、魔兽世界小说全集应用等等。普通人日常建造的空间碎片几乎没有做成单一应用的意义,它们必须聚集在一起,由一定的结构串联起来才有意义。这个结构目前通常是时间轴,时间轴不仅能把空间碎片串联起来,而且本身也提供一定意义,可以看出资讯间的时间关系。与电视的区别在于,我们看电视时,想看的是节目的意义,必须按照时间顺序阅读每个镜头才能明白;而在社交网络上,我们想看的是每条状态、每个空间碎片,不需要按照时间顺序阅读内容就能获得意义。在看电视时,我们是时间的奴隶,只有跟随时间的步伐一分一秒才能获得意义;但在浏览社交网络时,时间是我们的工具,我们用手指操纵时间轴,爱滑多快滑多快,想看哪里看哪里。
这一整段历程或许可以和文学比照。文学进入空间时代后,就基本与普通读者分离,大量空间碎片的堆叠让普通读者读不下去,只有学术庙堂中的文学研究者才会购买。文学作品离开了社会,从写到卖在学术圈内成为闭环。然而正常人终究还是喜欢放松的时候读读故事,因此有文学家也在考虑时间的回归。人类的物理空间探索也在冷战太空竞赛之后暂时放慢脚步,进入了对现有空间升级打磨的阶段。互联网也因由时间的回归从早期仅供少数人探索的万维网荒野开发成了几乎人人可享用的手机应用频道组。广袤的原野空间逝去了,取而代之的是涂满商业广告与购买按钮的批量制成品和密不透风的围观人群,流淌在一个又一个独立分隔的应用滚屏瀑布中。
[1]随机读取:可以直接跳到想要访问的地方,读取信息。
[2] Lev Manovich, 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 p.77, 2001, MIT Press.
[3] 《国语辞典》:修辭是指如何調整語文表意的方法,設計語文優美的形式,使精確而生動的表現出說者或作者的意象,期能引起讀者共鳴的一種藝術。研究此種藝術的學科即為「修辭學」。
[4] 亚里士多德《修辞学》通行本对修辞的定义:“the faculty of observing in any given case the available means of persuasion”。
[5] 维基百科:Rhetoric (pronounced /ˈrɛtərɪk/) is the art of discourse, an art that aims to improve the capability of writers or speakers to inform, most likely to persuade, or motivate particular audiences in specific situations.
[6] 由于文论中的“修辞学”与汉语常用词“修辞”的意义不尽相同,中文学者在提到有关“Rhetoric”的论述时,有时会谈“说服力”。说服其实是修辞学的核心内涵,亚里士多德《修辞学》全篇都在谈演讲时如何说服别人。“修辞学”重功利,现在汉语的“修辞”通常指“修辞格”,只是修辞学的一部分,并且侧重于美的表现。罗年生译注亚里士多德《修辞学》中曾提到:“从公元前 4 世纪末期起,演说遍衰弱了,主要原因是由于希腊处在马其顿的高压之下,政治自由受到限制,公元前 3 世纪中期修辞术成为课堂的练习,注重风格,讲究规则,于是小亚细亚的一些希腊城邦兴起一种崇尚华丽而动人情感的‘亚细亚风格’,和赫革西阿斯为代表作家。与此同时,修辞学又遭到伊壁鸠鲁派和斯多葛派哲学家的攻击,被视为无用处,无价值。”他也提到罗马时期,有很多人主张恢复希腊古典时期的修辞学和演说风格。而“罗马以后的修辞术着重风格及词句的修饰”。甲骨文“辞”会意字,是“辩明事理”的意思,《说文解字》:“辞,讼也。”这说明我国古代的“辞”和希腊一样,也源于法庭诉讼,强调讲明道理、说服别人。但中华文明的王权很快就建立了起来,政治演说与法庭辩论的土壤不再。中文“修辞”一般就只作为美学概念,主要内涵为“修辞格”。中华文化和希腊文化在“修辞”的演化历史上有相通之处。
[7] 树结构的基本性质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ree_structur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ree_(graph_theory)。
[8] Lev Manovich, 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 p.78, 2001, MIT Press.
[9] Evgeny Morozov, The Death of the Cyberflâneur, http://www.nytimes.com/2012/02/05/opinion/sunday/the-death-of-the-cyberflaneur.html